门诊时间:8:00-17:30
【前言】因为眼神冷漠,沉浸在自己的里,他们被称作“冰箱里的孩子”;因为没有语言,拒绝与人交流,他们被认为患了“精神癌症”;因为行为怪异,拥有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模式,他们被称为“外星天使”他们是一群孤独症(自闭症)儿童。
有点平淡,大家都做一样的事、说一样的话、追寻一样的目标。也许就是因为这样,于是有了孤独症的孩子降临。他们在这个上有着不一样的行为,说着不一样的话,他们有点特别。他们的这种特别让无数孩子的家长内疚、失望、难过、无所适从。作为孩子们的父母,他们比人都想让孩子从那个孤独的走出来,他们也为此努力了,然而结果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【解析】孤独症(自闭症)是一种多病因的复杂神经发育性疾病,该病以社交功能受损、语言障碍、兴趣局限和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特征。在患儿成长发育过程中损害广泛,以至于患儿不能融入社会,严重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,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,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。
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?一般来说,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有以下这些:
1.通常起病于3岁(36个月)以内。
2.人际交往障碍,至少须备以下的两种症状:
(1)极度孤独,缺乏社会情绪反应,不能与别人(包括父母亲)产生正常的情感交流;
(2)不能用注视、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流;
(3)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;
(4)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,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;
(5)遇到疾病或挫折时,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,当别人遇到挫折时,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和安慰。
3.言语障碍,至少备以下的两种症状:
(1)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展,例如不会咿呀学语,可有以手势或其他形式来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;
(2)刻板重复一些词语,而与环境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无的联系;
(3)言语的声调、速度、节律、重音等方面异常;
(4)言语的理解能力受损害;
(5)两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,但两岁以后出现障碍,甚至不会说话。
4.兴趣和活动异常,至少须备以下的一种症状:
(1)兴趣刻板、狭窄(例如专注日期、广告、气象报告等);
(2)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;
(3)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;
(4)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;
(5)对某些东西(如玩)的非主要部分特别感兴趣(如气味、表面感觉、产生的噪音等);
(6)对个人的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作变动。
5.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等疾病。
治疗孤独症不要错过较佳训练期孤独症(自闭症)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知觉、情感、语言、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。孤独症的病因目前尚无定论,与遗传因素,器质性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。近年来,孤独症呈急剧上升趋势,已引起了全的重视。
对于孤独症儿童,早期发现早期治果较佳。3~6岁是们建议的较佳训练期。通过努力,可使其智力、社交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、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,部分孩子有望在学龄期进入正常学校。但如果任凭患儿放任自流,错过了较佳的治疗时期,到了一定年龄后,一些孩子会产生破坏、攻击等行为,有的则不懂得自我保护,生活不能自理,治疗就比较困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