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I’m not a smart man. But I know what is
love.”这句话是电影《阿甘正传》里阿甘说给Jenny的。我希望这句话,能让更多的父母听到。
我接诊的智力测验得分在60-90之间的孩子,是我较感到喜欢而又痛心的孩子。
阿甘的智测分数是75,但是电影里演得有些太迟钝了。60-90分的孩子,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不会一下子感觉到他们与众不同,他们不迟钝,相反,他们总体表现都比较亲和友善,眼神明亮,听得懂你的话并能与你很好地交谈。与他们朝夕相处并建立了默契的沟通模式的父母,是很难觉察他们的智力水平的。
因此,父母用常规的教学模式往他们头上套,而他们往往达不到常规的标准要求(小学的入学标准是80分,我们的小学教材若想考试达到90分以上,需要智力在100以上),于是父母会加倍要求他们,加时间、加课外辅导或家教,他们更被搞晕了,于是父母火更大了,认定是孩子不努力、不听话、不上进,亲子关系变得互相失望、抱怨、指责、对抗,孩子更是发展出种种外显的问题,例如啃手指、情绪急躁、拖延、胆怯、自卑等等。于是,就到我们小儿神经门诊来了。
这部分孩子虽然不适应常规学校教育,但培智学校对于他们来说也不适合。只要方法对头,他们能够掌握很好的手艺,在家人或其他人的配合下,不仅能在社会上自立,甚至能做出成就。可是,我们缺少这样的机构,只能靠家长自己想办法。我本人没权没势没钱,也呼吁不了多少人响应,常常感叹爱莫能助!
这部分孩子在学校里有时会受同龄人的欺辱。一方面,学校里是以成绩论英雄的,另一方面,其他孩子们有着天然的欺软怕硬的特点,虽然他们不是有意为恶。
这部分孩子为人厚道,不记仇,与人交往时非常友善。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感觉,不代表他们被打骂、被欺负了会无动于衷。恰恰相反,他们会深深地感到伤害,但是,“我心里很难受,但我不知道怎么说”“我心里很痛苦,但是想想算了,不跟她争了”。他们常常隐忍了,因为经验告诉他们,他们说不过对方,也打不过对方。这个对方,常常就是父母,很多时候是同学。
生出一个智力不高的孩子,对父母来说都是挑战。尤其是自己智商高、成就高的人。但是,这就是孩子的本质。爱孩子,是以孩子所是的样子去接纳孩子,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式去培养他们,让他们发挥所长。而不是,无论您有多耐心,一定要让孩子与其他人在同一条跑道上一起竞争奔跑。孩子的智力可能做不了复杂的数学题,可能读不懂复杂的文章,但是,他们有感觉,有情感,他们知道什么是爱,什么是贬低、不喜欢、不接纳。
要求智力低的孩子的家长欢欣鼓舞地爱孩子,尤其是多子女家庭还要做到不偏心,是不可能的,是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。我只想呼吁家长,孩子可能不聪明,但他知道什么是爱。请爱他!